朱伟老师讲座的豆瓣活动页面如下,大家快来参加吧!
http://www.douban.com/event/11746454/
有人转来同行博客上的一段话。说是同行,有点不好意思,应该算是前辈才对,《东方》的朴尔敏老师,现在好像也在做1912的一份杂志。
她这样写:“老庄推荐我留意卫报的《WAY》周刊。游完泳后经过报摊,特地买了一份。
气质乍一看有点像《AFTER 17》。这个路子无疑是我几年前向往的。不过,以我现在堕落的散发着铜臭的商人眼光——精英化和小资化其实是个误区,亿万平民才是真正的衣食父母,而且他们并没我们想象的那么装逼——如果想从他们的口袋里掏钱的话。
依然向做这个报纸的孩子们致敬。南京很久没有像样的周报。”
看到最后的“孩子们”我笑了一下,因为想到对一些人来说,我们还是孩子,这件事挺好的。同行是这样一类人,你们可能会互相竞争,但也难免互相关注互相理解。因为你做出的任何一点努力,恐怕只有同行们最明白,最懂得。对于其他人来说只不过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,也只有同行知道,你这样做的一点微薄的意义。就像《城画》的李辉有次写的前言一样:同行,既是同hang,也要同xing。
对于她的观点,赞不赞同另外再说,她的这点关注,就已经让我很高兴。更别提她的最后一句话:“南京很久没有像样的周报。”我就当是表扬,一起收下了。在这里多谢,当然她也不一定能看到。
不过我又惊悚地在那篇博客下面看到了这样的回帖:“世风都是浮云=_=……BTW,可不可以打听一下WAY周刊上海哪里有卖...OR 有卖么?? T-T……无比怀念乘地铁拿卫报的日子,OH MY蔡庆中。”
OH MY小菜!你真的红了!
评论